-
-
-
-
活动回顾丨馆校共建:我们在美术馆上美术课
-
转载|去岭南美术馆结“漆缘”,赏漆艺之美
-
从可园出发‖万物迎新,不负春光
艺术的力量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情感迁移的效应,画家通过绘画将自身的所见所闻与情感体验转化为图像的语言,观者尽可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春日的勃勃生机,体悟画家的情感与心境。
-
活动掠影|“艺”起过年,在美术馆里感受浓浓的年味
-
回首2022|岭南美术馆的年度展览报告
-
从可园出发·中国花鸟画展 (第一辑)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7日-2023年02月26日
-
“从可园出发——百年广东花鸟画文脉探微”(二)丨 从可园到十香园:“二居”画学的启示
居巢、居廉迥异时流,放眼世界,“自改革”式革新花鸟画,强调观察自然,注重写生,其画学思想在广东百年花鸟画文脉中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记,尤其在岭南画派的新国画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
时代芳华·传承开拓 | "从可园出发“展览七大亮点抢先看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7日-2023年02月26日
-
-
-
-
2023-02-032022-11-082022-10-272022-10-142022-09-212022-04-292022-04-292022-03-302022-02-252022-02-252022-02-122022-02-092022-01-012021-06-242021-06-022020-09-272020-07-202019-12-192018-08-26
-
-
-
-
-
-
-
-
文化强市·共建共享|共绘新东莞!岭南画院重大主题大型美术作品创作活动启动
10月19日,由岭南美术馆、岭南画院主办,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东莞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协办的“共绘新东莞—
넶49 2022-10-27 -
2017年创作成果一览表
넶407 2018-09-06 -
-
-
-
-
-
-
-
-
-
-
热观念与冷硬边——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研究性展览研讨会
时间:2018年7月13日
地点:岭南画院会议室
嘉宾:胡斌 杨小彦 冀少峰 冯原 殷双喜 何桂彦 樊林 皮道坚等넶4590 2018-07-13 -
-
-
-
-
-
-
回首2022|岭南美术馆的年度展览报告


岭
南
馆
年
回首2022


从壬寅新春非遗年画的开篇
到腊月“从可园出发”的缤纷花开
2022年
岭南美术馆与你共同度过
许多难忘而珍贵的艺术时光
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邀请展(巡展)



Vr线上展览

2022年5月18日至6月19日,“功夫——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于岭南美术馆展出。展览分为“素”、“彩”、“谱”、“互”四个板块,通过展示二十年来中央美术学院藏的优秀素描和色彩作业,全方位呈现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以来的教学模式与成果,同时展出基础部现任教师的代表作品,充分彰显央美造型学科基础教学的学术谱系。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东莞巡展特别设置了“互”的板块,邀请曾在中央美院学习生活过的广美校友,提供作品展示于本次巡展中的专题展厅,通过展览,观众能够感受到两校艺术家在学术和文化记忆上的血脉关联。



Vr线上展览




2022年8月9日至9月18日,“艺起绘美好——东莞教师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岭南美术馆展出。
由岭南美术馆发起,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东莞市中小学艺术联合会、东莞市教育学会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东莞教师美术作品双年展”,将每两年举办一届常规性的展览活动,搭建教师美术展示交流平台,创建美术品牌项目,共建莞邑大美育。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经过近八个多月的筹备、宣传、征稿、收稿、初评、复评等多个阶段的准备,共收到全市美术教师参赛作品436件,作品数量和质量都令人为之振奋,其中不乏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常见传统艺术种类,也有泥塑、剪纸等民俗艺术种类,呈现了我市教师美术追求的百花盛放的景象,充满了包容、重视与远见。这些作品经过多轮专业、公平的评审,评出了一等奖10件、二等奖20件、三等奖32件和97件入选作品。




2022年9月27日至11月9日,“红星照南粤——东江纵队历史画卷与美术研究专题展”在岭南美术馆举行。
展览共包含序篇及四个篇章。着眼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抗战以来有关东江纵队主题的美术作品,同时挖掘相关历史文献。展览期间,一批又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组织前来参观,重温东纵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岭南美术馆共接待参观团体55个,总人数达1120人,并提供了多场展览导赏服务。南方+、东莞日报、画廊云媒、生活艺术地图、中国文化报等专业媒体发布相关报道共31条,展览影响广泛深刻。

Vr线上观展

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18日,“艺‘塑’人生——万兆泉雕塑作品研究展”在岭南美术馆举行。
本展览是岭南美术馆“东莞美术个案研究”项目之一,旨在展示我国老一辈莞籍艺术家万兆泉先生的艺术历程,以及他在广州非遗泥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上的突出贡献。展览梳理了万兆泉的艺术历程,完成了其艺术年表。同时对展出的作品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建立东莞美术名家的档案,推动岭南美术馆本土美术个案研究项目的开展,进一步丰富20世纪岭南美术研究的成果。







一岁已尽,而步履不停
2023年,岭南美术馆继续带你看好展
-END-
撰稿丨黄丽敏
校对丨叶春平
编辑丨黄建伟
初审丨张志峰
复审丨李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