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画社

        简介

        597 2018-09-06
      • 亦画社九周年作品展作品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岭南画院
        承办单位:岭南美术馆
        二、展览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2月1日至2月25日
        地点:岭南美术馆2、3号展厅

        689 2018-02-01
      • 2017年画学研究出版物

        整理出版《互联网时代下的艺术批评》、《全国美展研究与方法学的省思》等相关文献

        534 2018-09-05

“从可园出发——百年广东花鸟画文脉探微”(二)丨 从可园到十香园:“二居”画学的启示

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    展览    “从可园出发——百年广东花鸟画文脉探微”(二)丨 从可园到十香园:“二居”画学的启示

从可园出发

——百年广东花鸟画文脉探

 

一、

先声: 百年广东花鸟画的发源

 

二、

从可园到十香园:“二居”画学的启示

 

三、

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

广东中国画教学的现代转型

 

四、

“传统派”与“革新派

 

五、

地缘文化与“新海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岭东画坛

 

六、

学院与画院:

新中国时期广东中国画教学与创作

 

七 、小结

 

 

 

 

     从可园到十香园:

“二居”画学的启示

 

 

东莞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南海之滨,自古以来,中原移民文化、百越文化、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交汇,培植了东莞开放兼容的人文精神。东莞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最先接触和吸纳外来文化的前沿地区之一,素有“吾粤中咽喉地”之称。明代以降,在莞籍文化名人和书画名家的深厚积累下,东莞成为了岭南艺术一方重镇,书画名家辈出,明代袁登道、王应华、张穆,清代梁涛、尹源进、范熙祥、黄友竹、张敬修、张嘉谟等,东莞画史有着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脉络。晚清广东花鸟画地域风格的形成正发端于东莞可园,近代广东美术教育的萌发亦绕不开东莞可园。

 

可园全览图

 

可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张敬修以丰厚的财富,历时十多年修筑的一座雅致的古典园林。可园建筑格调雅朴、端方,环境清幽、览远,四季常绿,树木掩映,花色烂漫,鸟飞鱼跃,如诗如画,极富自然生趣。张嘉谟在可园附近修建道生园。可园、道生园为晚清东莞著名的园宅,集园林、人文之胜。

 

可园

 

咸丰五年(1855),在广西服官已十载的张敬修,因浔城失守落职,次年返籍东莞。应张氏及其侄张嘉谟之邀,居巢、居廉分别在可园、道生园居住作画,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在可园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利用优越的环境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精品。[1]

 

张嘉谟《斗蟀图》,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在“二居”的艺术生涯中,张敬修是起转折性作用的一个人物。张氏家族为东莞名门望族,是一个风雅的书香世家。东莞历来有造园的风气,张氏家族构造的可园、道生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裕的物质条件,对居巢、居廉绘画艺术的成熟,对“居派”绘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古代,豪门巨族往往领导艺术趣味上的潮流。作为居巢、居廉艺术上的保护人、赞助人,张敬修的文化认同和审美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二居”的画学选择。

 

张敬修像

 

可园时期,是“二居”将恽南田融合宋元绘画的思想和画风引入南粤本土,实现岭南花鸟画地域风格转向的一个重要时期。寓居可园的近十年,居巢画风脱尽前人烙印,渐臻成熟,既有工整秀逸一体,也不乏意笔潇洒之作,形成了个人的主流画风,艺术创作处于鼎盛时期。[2]居廉客居道生园时期,由于受到前人及居巢的影响较深,尚未完全形成个人的典型风格,画中流露出的文人画趣味颇为明显。[3]

 

居巢《杂卉扇面》,广东省博物馆藏

 

居巢《草虫图扇面》 ,广东省博物馆藏

 

居巢《双鱼扇面》,18.5x53.5cm,纸本设色,1863年,广州美术馆藏

 

从东莞返回故里第二年,居廉即在隔山修建了一座供自己作画与授徒的庭园。直至1904年谢世的近四十年,是居廉艺术创作最为旺盛、艺术成就最为斐然的时期。他将居巢融汇宋元传统、忠实于写生的画学观念和技法语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扩大了观照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坚持“以造化为师”。[4]

 

居廉《牡丹双鸟》,86x41cm,纸本设色,年代不详,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居廉《鱼虾写生斗方》,30x40cm,纸本设色

 

居廉《花卉草虫图册(之一)》,28x28cm,绢本设色

 

在晚清的广东画坛,“二居”以一种强调“写形传神”和忠实于写生的方式,重建与大自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二居”绘画的主题和风格语言,针对的是一个既往被视而不见,无法用有效的观念和技法从容诠释的活生生的岭南生命形态,所欲实现的是与其岭南本土审美经验相适应的、思想相契合的岭南本土绘画的价值形态。“二居”花鸟画大致有三点特色:一,强调“写形传神”,重视写生。居巢提倡“宋人骨法元人韵”,强调形神兼备,反对摹古弃形,恢复对宋人微观体物的精神的信仰,注重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对景写生,将工笔与写意有机融合。二,独创撞水、撞粉技法。“二居”接承恽南田以来没骨花卉技法,依据岭南地域环境特性,创撞水、撞粉之法,在近代岭南画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花鸟画技法史上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拓展花鸟画表现视域,将岭南风物纳入花鸟画题材,形成岭南地域风格。“二居”描绘题材不局限在传统文人图普式的作画题材,开拓了花鸟画的表现疆域。

 

居巢《花鸟册页》,25.9x48.3cm,纸本设色,1859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居廉《绮石芳草》,24x28cm,纸本设色,1873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居廉《凌霄鸣蝉》,33.5x26cm

 

居廉《菊石蝈蝈》 ,33.5x26cm,1890年

 

居廉《紫薇螳螂》 ,33.5x26cm

 

居廉《芍药虫石》,33.5x26cm

 

居巢、居廉迥异时流,放眼世界,“自改革”式革新花鸟画,强调观察自然,注重写生,其画学思想在广东百年花鸟画文脉中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记,尤其在岭南画派的新国画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晚清“二居”影响所及广东、广西、福建、湖南,追随者遍布粤中、闽南及桂东等地。居廉之后,代有传人,追随者众,他们不仅成为岭南艺坛主流,同时影响及至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

 

 

 

注释:

[1]  朱万章:《传统·革新·融合——东莞美术论稿》,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5月,第16页。

[2]  朱万章:《居巢居廉研究》,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19页。

[3]  朱万章:《居巢居廉研究》,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45页。

[4]  李伟铭:《写实主义的思想资源——以岭南高氏早期画学为中心》,李伟铭著《传统与变革:中国近代美术史事考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11月,第60页。

 

 

 

 

主办单位

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承办单位

岭南美术馆

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东莞市博物馆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岭南美术出版社

东莞市美术家协会

广州鲁逸文化

 

展览时间

2022年12月27日-2023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

岭南美术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莞城可园北路1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校对丨黄丽敏 赵德翰

初审丨慕容小红

复审丨张志峰

审定丨李志国

 

 

2023年1月3日 16:2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