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五一”进馆来!岭南美术馆将“上新”两个版画主题展览
“五一” 假期的脚步渐近,你是否还在为出游目的地举棋不定?不妨把目光投向充满艺术气息的岭南美术馆!
-
小画面显大境界!中国美协艺委会小幅版画作品展览在莞启幕
方寸之间见天地,尺幅之内显乾坤。4月29日,“2025年中国美协艺委会学术研究展系列:小幅版画作品展览”在岭南美术馆正式启幕。
-
线上展览|“韵起碧水东”2025东莞市中青年美术提名巡展(中山)
-
岭南美术馆“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聚焦帖学传承与创新
2024年3月15日,“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盛大启幕。
-
“一座城和她的N座美术馆”向新而行!东莞美术馆联盟馆藏作品展(巡展)启幕
-
“2025年中国美协艺委会学术研究展系列: 小幅版画作品展览”征稿通知
-
235件精品集中亮相!“匠心求索——尹秋生艺术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
-
展览预告 |线、面、境一一艺术创作研究展 罗鸣·田言华
-
-
-
-
2023-09-222023-08-092023-03-242023-02-032022-11-082022-10-272022-10-142022-09-212022-04-292022-04-292022-03-302022-02-252022-02-252022-02-122022-02-092022-01-012021-06-242021-06-022020-09-27
-
-
-
-
-
-
-
-
东莞美术馆联盟·活动|共绘古村之美!“十百千万”绘美东莞艺术行动走进茶山
넶303 2023-09-22 -
文化强市·共建共享|共绘新东莞!岭南画院重大主题大型美术作品创作活动启动
10月19日,由岭南美术馆、岭南画院主办,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东莞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协办的“共绘新东莞—
넶312 2022-10-27 -
2017年创作成果一览表
넶725 2018-09-06
-
-
-
-
-
-
-
-
东莞美术馆联盟培训班,上“干货”了!
넶309 2023-06-26
-
-
-
热观念与冷硬边——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研究性展览研讨会
时间:2018年7月13日
地点:岭南画院会议室
嘉宾:胡斌 杨小彦 冀少峰 冯原 殷双喜 何桂彦 樊林 皮道坚等넶5039 2018-07-13 -
-
-
-
-
-
-
深度解读 | “共绘新东莞”长卷展现东莞文化魅力之体育文化、莞邑文化
彰显东莞“体育文化”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把体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高标准打造全民运动之城,全面推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站上“双万”新起点,东莞“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更为持久的显著能量。龙舟激情竞渡、篮球品牌闪亮、举重运动传承不息……在长卷的“体育文化”篇章的画面中,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东莞体育题材,通过艺术呈现,不断彰显东莞“体育文化”的非凡魅力。
负责“体育文化”篇章的画家、岭南画院副院长文征表示,为了做好长卷“体育文化”篇章的创作,他们收集了很多东莞体育文化相关素材,实地走访了东莞篮球馆、石龙举重训练基地等进行采风。东莞的体育有很多在全国和国际上都叫得响的品牌,像东莞的篮球、东莞石龙的举重、东莞龙舟、游泳等。最终他们选取了东莞篮球馆雕塑、石龙陈镜开举重雕塑、奖牌等静态景物,搭配篮球比赛、龙舟竞渡、举重练习等动态场景,通过动静场景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现东莞体育文化的成绩和浓厚的氛围。通过创作“体育文化”篇章,也让他进一步感受到了东莞篮球、举重等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感受到东莞游泳、龙舟等体育运动深厚群众基础。这些东莞体育文化的代表性文化元素,最终通过他们的艺术加工融入进去整幅长卷中。

参与“体育文化”篇章的画家秦瑞珊表示,在进行“体育文化”篇章的创作前,他们广泛收集东莞体育文化的资料,通过收集资料深入了解东莞体育文化这些年的发展。东莞体育文化深入人心,政府对体育文化的投入非常重视,这里有许多高规格的体育场馆,生活在东莞,可以有许多机会参与体育活动,她自己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通过这次参与创作也对东莞体育文化的发展更加深刻,感到非常自豪,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能够展现东莞积极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品格。
展现东莞“莞邑文化”传承


负责“莞邑文化”篇章画家、岭南画院创作部主任黄雪韵表示,这次创作大家可能各自的画种不同、风格不同,但经过大家充分沟通和协商,最终画面既能和谐融合,又能彰显不同画家的特点。在这次“莞邑文化”篇章的创作中,她主要负责可园、迎恩门城楼这几处具有莞邑特色景物的绘画,为了更好呈现这些题材,就充分发挥自己原本的特此,把西方油画的光影效果的技巧巧妙的融入到画面中,呈现出来的画面,能够让人感受到莞邑文化建筑有一种更加厚重的感觉。
参与“莞邑文化”创作的画家张志峰表示,他小时候就是在迎恩门城楼下长大的,但以前虽然住在附近,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反而是长大后在外地工作回到东莞,重新看到迎恩门城楼才一下子发现,这些具有莞邑文化特色的建筑真的是一种对家乡的情感寄托。这次参与长卷的创作,能够把这些莞邑文化的题材表现在画作里,对自己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参与“莞邑文化”创作的画家,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刘婉仪表示,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热爱绘画的东莞人,能够参与自己家乡长卷的绘画、记录东莞的美好,有着一份自豪,更有一份责任与使命。东莞的可园、迎恩门城楼是每一位东莞人的记忆,迎恩门城楼下,穿梭的是历史与岁月,可园的小桥流水里,蕴藏着岭南人的柔情。在创作的过程,也让她更加亲近家乡的文化,非常有幸,能与各位画家老师们一道,用笔墨丹青记录下东莞这一幕幕的美景,这样一幅大型作品的创作,需要发挥合作与协调的精神,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从各位老师身上借鉴学习了许多,受益匪浅。作为东莞的画家,她非常感谢岭南美术馆,让她有机会能用艺术讲好新时代的东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