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五一”进馆来!岭南美术馆将“上新”两个版画主题展览
“五一” 假期的脚步渐近,你是否还在为出游目的地举棋不定?不妨把目光投向充满艺术气息的岭南美术馆!
-
小画面显大境界!中国美协艺委会小幅版画作品展览在莞启幕
方寸之间见天地,尺幅之内显乾坤。4月29日,“2025年中国美协艺委会学术研究展系列:小幅版画作品展览”在岭南美术馆正式启幕。
-
线上展览|“韵起碧水东”2025东莞市中青年美术提名巡展(中山)
-
岭南美术馆“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聚焦帖学传承与创新
2024年3月15日,“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盛大启幕。
-
“一座城和她的N座美术馆”向新而行!东莞美术馆联盟馆藏作品展(巡展)启幕
-
“2025年中国美协艺委会学术研究展系列: 小幅版画作品展览”征稿通知
-
235件精品集中亮相!“匠心求索——尹秋生艺术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
-
展览预告 |线、面、境一一艺术创作研究展 罗鸣·田言华
-
-
-
-
2023-09-222023-08-092023-03-242023-02-032022-11-082022-10-272022-10-142022-09-212022-04-292022-04-292022-03-302022-02-252022-02-252022-02-122022-02-092022-01-012021-06-242021-06-022020-09-27
-
-
-
-
-
-
-
-
东莞美术馆联盟·活动|共绘古村之美!“十百千万”绘美东莞艺术行动走进茶山
넶303 2023-09-22 -
文化强市·共建共享|共绘新东莞!岭南画院重大主题大型美术作品创作活动启动
10月19日,由岭南美术馆、岭南画院主办,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东莞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协办的“共绘新东莞—
넶312 2022-10-27 -
2017年创作成果一览表
넶725 2018-09-06
-
-
-
-
-
-
-
-
东莞美术馆联盟培训班,上“干货”了!
넶309 2023-06-26
-
-
-
热观念与冷硬边——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研究性展览研讨会
时间:2018年7月13日
地点:岭南画院会议室
嘉宾:胡斌 杨小彦 冀少峰 冯原 殷双喜 何桂彦 樊林 皮道坚等넶5039 2018-07-13 -
-
-
-
-
-
-
玄思卧游 · 全国当代山水画邀请展 (岭南美术馆 · 第二辑)

前 言
- Preface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通过“游”的方式来获得一种山水形制的概念和体验。在游山涉水、绘景描物的过程中,寻求心灵快意和感悟,以达到畅神明志、玄思悟道的精神境界。据载,爱好游历名山大川的南朝画家宗炳,唯恐因老疾俱至而不能远游,于是乎“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从而足不出户也能实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通过入画神游于记忆中的山水以获得审美愉悦和体验。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卧游”概念由此而来,不仅成为中国传统重要的观画方式,还作为指导思想逐步引领着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发展。
览阅历代山水画卷可见,“卧游”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山水画创作初期的致思过程,而山水画创作中对“卧游”的把握,最重要的是营造画中意境和达到虚静的心神状态。由于“卧游”的观画习惯反作用于画作本身,画家逐渐以营造“意境”为艺术使命,皆认定画外知音有“卧游”画中的审美期待。因而“卧游”与“意境”作为美学史上的术语范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展览将以“化境”、“游观”、“画风”及“新象”专题呈现当代山水画艺术家的精品佳作以及梳理山水文脉的传承关系。他们对山水景物的率真表达,对水墨个性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审美图式的大胆尝试与突破,实质都是以当代美学的学术话语重构着“卧游”范畴的内涵。观者可以通过“卧游”的形式观赏尺幅之中的千里之景,以精神畅游的方式满足对山川水流的向往,同时体悟画家带着玄思以“卧游”之心态营造的绝美意境。
展览组委会
2022年9月
化 境
- The Zone -
北宋著名画家、理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强调中国传统山水画对构筑诗意空间,传达哲学思想的追求。山水画家以笔墨纸砚为载体,在画卷上化自然万物为寄情抒怀、观照内心的精神境界。山水画家将山川草木与个人情思交融,赋予其深远的文化意蕴,不仅向观者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山河面貌,更是传递出别具一格的创作法则和美学精神。在历代画家的探索与推进下,山水画所展现的精神品格和审美趣味不断被拓宽、重构,注重水墨技法和营造“意境”的核心命题也延续至今。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绘画图式和技巧的传入,西方“写实主义”等美学价值对中国画坛产生重要的影响。山水画家以“贯穿古今,融汇中西”为宗旨,力图革新视觉图像和笔墨技法,将山水艺术置于当代语境中进行阐释。
本专题展览以“化境”为题,关注当代艺术家在作品中如何再现和改造传统山水意境,寻求与当下人文情怀和视觉经验的连结,为山水画创作发展提供借鉴与启发。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庄小尖 陈新华 许钦松 范 扬 张志民 刘 云
陈风新 李劲堃 化建国 罗 江 王 永 卢禹舜
方 土 王保安 方 向 王绍强 朱尽晖 蔡拥华
石 峰 宋陆京 王 平 杜松儒

许钦松 幽谷湖光
34cm×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范扬 山路空翠
137cm×5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刘云 溪山掩映斜阳里之二
120cm×11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李劲堃 欧洲写生印象之七
93cm×62cm 绢本设色 2015年

陈新华 静夜
91.5cm×68.5cm 纸本水墨 2010年

陈风新 太行观松
240cm×12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罗江 后山小水塘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王永 山水写生之三
70cm×4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左右滑动查看原图
卢禹舜 寄李儋元锡诗意图
16×180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朱尽晖 丝路冰川
180cm×97cm 纸本水墨 2016年

蔡拥华 西樵揽胜
241cm×121cm 纸本水墨 2021年

石峰 客路青山云无尽
180cm×97cm 纸本青绿 2021年
游 观
- Wander and Appreciate -
自古以来,山水画家都十分重视创作过程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游历名山大川时,以自身独有的视角体察自然、感悟人生,将自然造化转化为富有哲思的水墨图景,诠释内心世界的美学与精神追求。北宋山水画家范宽早年师从荆浩,后来感悟到亲身去自然中游观对艺术创作的必要性,便常年涉足、隐居于层峦叠嶂中,创作出气势雄伟的全景式山水巨制。然而,元代以后的文人对笔墨情趣和复古的执着,使“师造化”的传统面临衰退的态势,山水画的整体创作面貌也随之发生转折。新中国成立以来,画坛中的变革求新成为必然,当代山水画家摒弃对金科玉律的程式化套用,主张回归生活、深入自然,使山水画写生得以重新焕发活力。他们强调在“游观”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流动的审美感受,通过“写生”创作方式寻找客观物象与笔墨意境之间的微妙平衡,推进山水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与开拓。
本专题展览以“游观”为题,围绕当代画坛上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写生作品,深入探讨“写生”对当下山水以及中国画创作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方楚乔 邹 明 王学辉 林容生 许 俊 张谷旻
李健强 邓建强 张 彦 张 捷 莫晓松 袁学君
王 犇 杨惠东 常朝晖 张建京 任 清 张 东
刘仲原 王静芳 耿 齐 董 雷

王学辉 写生
33cm×45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张谷旻 龙井
47cm×68cm 纸本水墨 2015年

李健强 豫西之三
30cm×3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张捷 郭庄
23cm×34cm 纸本水墨 2011年

王犇 照金溪山写生之三
60cm×4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杨惠东 崂山返岭海湾
69cm×42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张建京 广陵五亭桥
32.5cm×65cm 纸本水墨 2018年

任清 布依人家
45cm×60cm×6 纸本设色 2021年

张东 西樵山白云洞
45cm×69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刘仲原 曼乍佛寺
35cm×46.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董雷 山水即景
46cm×69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画 风
- Painting Style -
中国山水画历经千百年的嬗变,又受到地域、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影响,呈现出流派众多、风格迥异的艺术格局。如今,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画坛上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从古老的美学出发,继续推动着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进程。这些处于不同区域的山水画家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语言诠释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山水画精神,为接续和创新传统文化注入活力。他们在山水画创作中发展出独一无二的专业技巧和审美追求,在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丰富看待传统艺术和自然万物的视角。
本专题展览以“画风”为题,从当代山水画家的作品中理解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本质,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审美理想,并围绕各自的创作题材和笔墨技法等,寻求当代山水画的文脉传承和发展方向。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傅进南 叶其嘉 袁赤峰 莫肇生 唐 晓 黄唯理
羊 草 陈映欣 熊 曦 张胜长 李绪洪 王畅怀
马 映 周坚洪 陈俊宇 李若晴 陈水兴 关 坚
赖铁聪 何 卡 叶正华 柯茂华 温国怀 张志峰
邱健彬 林 淼

傅进南 狮子洋
245cm×12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叶其嘉 小村静悄悄
68cm×68cm 纸本设色 2021年

莫肇生 无尽烟霞
137cm×69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黄唯理 清-远
33cm×33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羊草 绿荫
69cm×47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熊曦 黄姚写生
38.5cm×24cm 纸本水墨 2021年

张胜长 得趣书室
38cm×4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李绪洪 稻城系列之一
35cm×5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王畅怀 铁壁铜墙
258cm×110cm 纸本水墨 2019年

周坚洪 岁月静好
183cm×14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陈俊宇 武陵探幽
39cm×27cm 纸本水墨 2019年

李若晴 云冈石窟纪游
34.5cm×46.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陈水兴 胡杨旭日
97.5cm×6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何卡 好景画图收不尽
178cm×96.5cm 纸本水墨 2019年

柯茂华 林谷幽隐
80cm×40cm 纸本重彩 2021年

温国怀 步步登高
138cm×69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张志峰 扎尕那秋意
178cm×17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新 象
- New Look -
在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一代青年艺术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当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物质生活和视觉体验,他们结合自身的学识和经历,从更丰富和创新的视角看待这些变化。他们在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中接受专业的美术训练,培养出扎实的笔墨功底和审美理念。在绘画创作和学术研究上,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突破对传统美学范式的固有认知,开拓山水画的新图景,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功能和意义,为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内在动力。
本专题展览以“新象”为题,围绕青年艺术新锐的山水画作,关注他们在当代艺术与文化语境中对传统山水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贺海锋 张仓健 温中良 张利勇 邱佳铭 戴腾飞
付振宝 陈俣行 许 可 郝文静 曹 辉 卢 虓
黄 涛 卢 贞 董雪莹 何 微 张 良 梁 腾
张大箴 沈晨阳 徐慧琳 陈聪凯 梁焯韦 谢 晋
李梁晨 陈子绪

温中良 雨霁云峰起
69cm×35cm 纸本水墨 2022年

戴腾飞 春来江水绿如蓝
248cm×12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付振宝 印象 · 巴厘岛
34.5cm×34.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陈俣行 晚归图
68cm×68cm 金箔设色 2022年

曹辉 时光静安
220cm×16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黄涛 消失的寓言
180cm×15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董雪莹 澳门印象系列
30cm×45cm×4 纸本设色 2022年

张良 丰收的季节
235cm×20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梁腾 镇江铁塔
170cm×7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徐慧琳 雪龙归来
200cm×200cm 纸本水墨 2021年

陈聪凯 临春风 思浩荡
180cm×19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谢晋 太行山写生
24cm×34cm×4 纸本设色 2022年

李梁晨 叠翠山庄
136cm×68cm×3 纸本设色 2022年

陈子绪 狮子林桥
74cm×97cm 纸本水墨、岩彩 2022年
玄思卧游 · 全国当代山水画邀请展
Wandering in Landscapes
主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东中国画学会
岭南美术馆
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
东莞美术家协会
艺青社
承办单位:
广州鲁逸文化
总策划:谢 钧
学术主持:陈湘波
策展人:许晓生
展览统筹:李志国 文 征 林润鸿
展览执行:慕容小红 秦瑞珊 黄玉菁
展览陈列:苏茜雯 唐柱鸿 叶志伟
袁伟良 罗锐和
公共教育:叶春平 赵德翰 黄雪韵
周坚洪 赖铁聪 赵洁仪
黄学灵
宣传推广:张志峰 黄丽敏 黄建伟
李胜煌 姚泽林
行政执行:邓晋湘 黄晶莹 张家乐
黄水根 郭映怡 梁小晶
展览时间:2022年09月22日- 10月18日

岭南美术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0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可园北路1号岭南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