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线上展览|“韵起碧水东”2025东莞市中青年美术提名巡展(中山)
-
岭南美术馆“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聚焦帖学传承与创新
2024年3月15日,“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盛大启幕。
-
“一座城和她的N座美术馆”向新而行!东莞美术馆联盟馆藏作品展(巡展)启幕
-
“2025年中国美协艺委会学术研究展系列: 小幅版画作品展览”征稿通知
-
235件精品集中亮相!“匠心求索——尹秋生艺术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开幕
-
展览预告 |线、面、境一一艺术创作研究展 罗鸣·田言华
-
展览预告 |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大型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巡展 )
-
莞版《千里江山图》震撼“上画”!“东莞美术史上第一长卷”《锦绣东莞图》亮相岭南美术馆
-
-
-
-
2023-09-222023-08-092023-03-242023-02-032022-11-082022-10-272022-10-142022-09-212022-04-292022-04-292022-03-302022-02-252022-02-252022-02-122022-02-092022-01-012021-06-242021-06-022020-09-27
-
-
-
-
-
-
-
-
东莞美术馆联盟·活动|共绘古村之美!“十百千万”绘美东莞艺术行动走进茶山
넶298 2023-09-22 -
文化强市·共建共享|共绘新东莞!岭南画院重大主题大型美术作品创作活动启动
10月19日,由岭南美术馆、岭南画院主办,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东莞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协办的“共绘新东莞—
넶306 2022-10-27 -
2017年创作成果一览表
넶723 2018-09-06
-
-
-
-
-
-
-
-
东莞美术馆联盟培训班,上“干货”了!
넶303 2023-06-26
-
-
-
热观念与冷硬边——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研究性展览研讨会
时间:2018年7月13日
地点:岭南画院会议室
嘉宾:胡斌 杨小彦 冀少峰 冯原 殷双喜 何桂彦 樊林 皮道坚等넶5030 2018-07-13 -
-
-
-
-
-
-
带你赏水彩 | 一起感受广东力量!
广东名家
王肇民
融民族风格与西方色彩的第一人
(1908—2003)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1929年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专。1932年转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3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毕业。1951年任中南文艺学院讲师,1955年中南美专副教授。1959年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先后出版《王肇民素描集》《王肇民水彩画》《王肇民诗草》及《画语拾零》等。
他有坚实的素描基础,有丰富的油画经验,而终于把水彩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的水彩,使具象美与抽象美高度统一;把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美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笔法美融为一体。如珠宝之光华,灿烂夺目;如金玉之坚实,掷地有声。浑厚苍劲之中含有细腻的诗情。
《花卉》54×40 CM
《苹果》48×64 CM
陈秀莪
深细与雄厚的统一
(1928—2013)祖籍浙江省奉化市人。1928年出生于上海市,1946年受在英国学习城市规划留学回国的大哥陈占祥的影响开始喜欢绘画和音乐。1948年就读于上海美专,1949年考入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51年陈秀莪教授从浙江美术学院转学到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直至退休,曾任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专业学科主任、广州美院教育系色彩教研室主任等职。
陈秀莪数十年来执着于水彩画艺术的耕耘,她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佳作面世,其作品题材广泛,无论人物,风景或花卉都能体现出她在水彩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这些作品的艺术手法单纯含蓄,艺术格调朴实大方,她的艺术倾心于单纯中蕴籍丰富,于平实中突显亮丽。
《傲放》39×54 CM
《嫩椰》40×57 CM
胡钜湛
搞艺术要有人民性、民族性
(1930—2020)1930年生于广东开平县。1953年、1956年先后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毕业后三十多年来一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退休后兼任广东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为二系的创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中、小学美术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1988年参加广东省美术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1989年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美展第六届水彩艺委会评委和2000年全国水彩评委。李铁夫美术馆名誉馆长,广州市海珠区第十届、十一届人民代表。
《鱼水情》39×54 CM
《鱼》39×54 CM
黄增炎
厚重的美
1959年生于广东台山。199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本院设计学院和造型学院,现为造型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专家库成员,担任“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评委。作品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等;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新中国美术50年》《中国当代美术1977-1999》《改革开放,新中国美术30年》《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亚洲水彩画艺术馆等收藏。
黄增炎多年以来一直专注于静物和人体绘画,归因于他的慎独与自律,且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对主题性创作的有意回避。似乎在他看来,一幅画的好坏,并不取决于其所谓的‘主题’;相反,形式本身,自有其独立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他不愿为参展而作画,只想为作画而作画,因为他要满足的是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即要表现自己的艺术结构,他不在意于画什么,而只在意于怎么画。
《百香果》62.5×62.5 CM
《百香果》62.5×62.5 CM
龙虎
画画是一种天性
1982年考取广州美术学院师范系,1986年7月本科毕业,同年7月分配到肇庆师专美术系任教。1988年9月考取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水彩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991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委会主任。
他的作品既有浪漫古典主义的情怀,又有自由大胆和热烈奔放的性格,为当今中国水彩界贡献了浪漫与智慧的相聚,碰撞出不可思议的心灵火花。仰赖于他个人的生活体验、智慧和思想,以及独特的表述方式和方法,画出了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不断开阔视野,启发灵感,提升品位和鉴赏力,其水彩艺术无疑是技艺与美学融合的结晶。
《静物》55×79 CM
《有白罐子的静物》55×79 CM
陈朝生
信守水彩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广东省普宁市人。199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汕头大学艺术学院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兼水彩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当代水彩》主编。
陈朝生的艺术是非地域性的、非描绘性的,他的研究和表现重点在于艺术语言而非具体的风景静物与人体。他不因描绘对象的差异而经常变换其系统的表现语言,而是专注于提炼大自然的“骨架”,纯化和萃取形式语言,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家依不同地貌而提炼出相应的笔墨皴法。总之,陈朝生的作品体现了一种职业画家的敬业感,正是这种敬业感成为其艺术品质的可靠保证。
《许多年的静物台》 150x100 CM
《蓝瓶和陶罐》 54x79 CM
对美的探索永不停歇
前进的动力就是不断开拓新的视野
美术人,坚守匠心
对艺术创作,执著追求
广东力量,聚力前行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VR虚拟展厅
▼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
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我们!
“东莞,加油!”
文字:梁小晶
编辑:唐柱鸿
审核:张志峰